史诗《乌布西奔妈妈》
史诗《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先世女真时期传流下来的著名萨满史诗,流传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东海女真人中间。民国期间,在东宁满族关、赵等姓氏中传讲,有几位老人讲得较为完整流畅,其中以鲁老先生为最。他生于清宣统初年,祖上为世袭拨什库,曾在依兰副都统衙门内任贡差,后任门军武卫。鲁老初通满语,传为幼时旗塾所授业,多年不用,可背诵旧句不能书写,半满语半汉文杂揉留存。史诗系老人唱诵追忆而成,富育光先生记于1972年孟春。鲁老于1976年春节后染疾长辞。鲁老还能讲述满族民俗风情和口碑故事,尤谙熟古窝稽文化,是满族重要的文化传承人。
故事原为满语韵文,可诵可唱,表现的是部落时代的战争风云,从形式到内容,都可谓地道的民族英雄史诗。史诗蕴含着丰富的神话母题,营造着一个神奇的神话世界,展现了先民的思维特征。因此,《乌布西奔》又带有浓厚的创世史诗的意韵。而以一位英雄的女萨满为主角,仍可谓萨满英雄史诗,是萨满教文化中的瑰宝。它以波澜壮阔的气势记述了满族先世东海女真乌布逊部落的一位女萨满——乌布西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热情讴歌了她一生为氏族部落呕心沥血,最后统一东海诸部,开拓东海海域的丰功伟绩。从《乌布西奔》雄浑的内容、漫长的历史跨度、磅礴的诗韵和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看,她无疑是一部英雄时代的杰出作品,是一部北方罕见的民族史诗。史诗的主人公乌布西奔妈妈具有部落大萨满和罕王的双重身份,其一生的活动以萨满的神事活动为主线。萨满教的思想观念及萨满文化的诸多方面渗透于史诗全篇,并成为其精髓。
相传,该史诗最早记刻在乌苏里江以东的锡霍特山脉的山洞岩画中,这是乌布西奔妈妈死后葬身之地。史诗的主线是以东海哑女成为威名盖世的女萨满,征伐四方,成为七百噶珊(部落)的女罕,将家乡建成和平幸福的乐园。她为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进行了数次海上远征,收服了诸多岛国,记录了许多海岛风俗。最后,乌布西奔妈妈在东征途中逝世,被族人安葬在锡霍特山。
史诗大体分为以下几部分:
1.《头歌》是满族女真古歌特有的结构形式。“头歌”,满语为“乌朱乌春”,是叙事体长歌开篇前常见的引子,多以长调、长滑腔、高亢的音律开头,令听者精神为之振奋,有如万马突来,平步惊雷之感,于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思绪融人了长诗感人的情节之中。史诗《乌布西奔》的“头歌”很有代表性,开头用满语长滑腔唱吟,紧接着抒发了史诗讲唱者的情怀和对乌布西奔的赞颂。
2.《创世歌》主要讲述了天母阿布卡赫赫派神鹰、神燕创世造海的神话,并以神话的形式对东海诸部连年争战不休的起因予以解释。
3.《哑女歌》主要叙述了乌布西奔奇特的降生经历和苦难的童年:在位于乌布逊毕拉(河)之源的乌布孙部落,一只豹眼金雕啄来一个皮蛋,人们难测其吉凶祸福,部落首领古德罕王命人用抛河、群狗争食、火烧、土埋等方法,欲将其除之。突然,土山在一声巨响后,一群绒绒的雏貉出现在土中,其中有一个女婴被百貉长绒拥裹,熟睡在貉窝中。古德罕王将其抱回哺育。但因女婴是一位哑女,如山雀一样只能发音而不会说话,如海狸鼠一样呆傻。又被古德罕王弃之于皮帐中。但她不仅能自食自饮,而且天资聪慧过人,具有预知自然灾异的能力。她的奇态睿能为黄璋子部所赏识,并偷偷将其收留,奉为阿济格女萨满,从此黄璋部迅速强盛起来。
4.《古德玛发的歌》叙述了部落战争时代,乌布逊由强变弱,古德被迫跑到海岛中逃难,其母含辛茹苦率领一群女子重振部族,最后把罕王的大权传给古德的坎坷历程。再现了部落时代的战争风云。
5.《乌布逊毕拉的歌》讲述乌布西奔出世多年后,乌布逊地区争杀迭起,瘟疫漫延,古德老罕王束手无策,这时哑女乘神鼓重返乌布逊,被推为乌布西奔大萨满。
6《女海魔们战舞歌》记述了乌布西奔率乌布逊部众渡海远征女窟三岛的历程。这是一个具有奇特风俗的女儿国,族人均由罕王浴湖而生,生女为仆,降男弃野。女儿国常秘袭乌布逊部落,古德罕王时因无力远讨,只好年年进贡。乌布西奔执掌部落大权后,执意率师远征,并迅速攻占连花三岛。但女窟罕王身边有三个能歌善舞的侍女,有以九舞迷敌之功。乌布西奔以仁爱之心,不取武力征伐之策,而是以情惠魔,以舞治舞,并最终以无以伦比的舞姿、舞技降服了魔岛女王和族众。附近一些无名的岛屿也在乌布西奔的盛名和恩威并施的感召下纷纷归顺,使乌布逊的海疆进一步向内海拓展。
7.《找呵,找太阳神的歌——浪窝迷的东海》记述了乌布西奔先后多次派族众探海的壮举及其艰难的历程。探海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反映了东海先民虔诚的太阳崇拜观念。正是基于这种观念和心理,乌布西奔派部族五次渡海远征,开拓了漂流曰本海的便捷之路,甚至远至堪察加、阿留申诸岛,沿途收复了诸多岛国。
8.《海祭葬歌——德里给奥木女神迎回乌布西奔》讲述了乌布西奔在探海东征途中逝世,族人用流筏将其尸体运回,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海葬,再现了东海女真人神圣的海祭和海葬典礼。
9.《德烟阿林不息的鲸鼓声》描写后世族人对乌布西奔的虔诚祭拜。描写了德烟阿林的鲸鼓声和乌布西奔的洞壁雕像为当地和进山的山民带来种种吉顺和福音。
10.《尾歌》即短暂的烦歌,与头歌相呼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