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萨满走向世界 让世界认识吉林
应大力提倡萨满民俗游
当今世界各种旅游景点繁多,名山大川、景色怡人之处比比皆是,打着绿色生态旅游旗帜的景点更数不盛数,投资巨大的游乐园、探险地、微缩景观也并不少见。如何才能吸引住游客的眼球呢?关键要有不同于其它园区的独特风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最关键的就是抓住本地域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独特文化品格,越是独特的、新奇的、陌生的才越有吸引力,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东巴文化”吸引了八方来客,正是因为抓住了其地域文化中最独特的、最富吸引力的文化因子。萨满文化是我省一种潜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我省较为独特的文化因子,对于其它地域来说,萨满文化更是一种神秘的、陌生的原始文化。
萨满文化对大多数游人来说是一种神秘的、陌生的宗教,古老的萨满祭祀充满神秘的气息和原始的魅力;雄浑有力的萨满歌舞带给人一种野性的快感,古老的饮食文化也洋溢着北方民族的大气和豪迈,原始的象形文字符号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民间剪纸、绘画、萨满文化民俗风情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萨满文化融入旅游文化之中,向游人再现原始的古老文明,展示独树一帜的萨满风情,以文化风格的特异性吸引八方来客,从而促进我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以萨满文化作为文化品牌更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更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据省旅游局的有关人士介绍,吉林省的旅游产业仍以生态旅游为主打,像长白山,向海,雾凇等是吉林省的特色旅游,真正的民俗文化游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以萨满文化为主题的欢乐游异军突起,萨满文化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应大力提倡。
让萨满走向世界 让世界认识吉林
萨满文化在我省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萨满教文化发源地在长白山脚下,吉林省现今仍有许多萨满文化的遗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萨满祭祀艺术、萨满神歌艺术、萨满舞蹈艺术、萨满面具艺术、萨满图腾、神偶、满族森林文字和象形符号、绘画艺术、纸塑工艺、带有萨满色彩的民间剪纸、剌绣,原始饮食文化、神话传说史诗等文学艺术等等。这些萨满文化遗存不仅以文字、实物形式记载了东北原始的萨满民间文化,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一些活态的生活文化遗存,这些活态生活文化遗存在世界学术界备受珍视。
我省目前可以完整表现的大型民俗活动有:锡克特里氏(石姓家族)族祭、叶赫那拉氏(那姓家族)族祭、纳间瓜尔佳氏(关姓家族)家祭等。
此外,吉林省的萨满文化优势还在于雄厚的专家科研优势。中国萨满文化研究一直在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的萨满文化研究又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富育光、郭淑云、刘厚生、王宏刚、程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其科研项目,有的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有的正在申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信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吉林省一定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萨满文化品牌。
目前,我省萨满文化相关产业的经济潜力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满族萨满文化艺术图腾、神偶、关东民俗工艺堪称东北绝技,满族面具艺术、图腾艺术、及森林文字等古老民间工艺和文字艺术已引起海内外的广泛重视,吉林省完全可以在工艺美术领域、文学艺术领域、音乐舞蹈领域,历史文化景观、名优地方特产、旅游设施服务等多个领域,集中打造我省的文化品牌,走一条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新路,从而带动我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将萨满文化融入我省旅游文化中,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经济的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互连网,高速信息公路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这无疑加剧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 、融合,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谈论萨满,并不是简单地去追寻它的原始特性或猎奇。而是去解读那蒙昧时期的历史画卷,科学地去看待和理解由原始宗教而产生的民族历史文化。使古老的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走向振兴中华民族、发展先进文化的伟大时代。在这样的年代里,那蕴含着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传统哲学思想的萨满文化是不该仅仅遗落在民间的。
相关链接:
什么是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堪称反映远古社会历史文化的珍贵“活化石” 。经专家考证:它分布区域相当广泛,遍及地球北半部的北欧、北亚、北美以及中国东北地区阿尔泰语系所属的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以及突厥语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此外,生活在西北地区的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都曾经接受过萨满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各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浩瀚而灿烂的萨满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少民族萨满文化形态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目前,在世界上萨满活态文化保存遗留传播比较突出而有影响的国家,只有中国、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几个国家。而中国是当今萨满文化遗存保留较为完整、丰富的亚洲国家。萨满文化许多形态在中国东北许多民族中至今依稀可见,这对于研究中国北方民族史、文化史、原始宗教史,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史料。
萨满文化最具价值的是它以一种活的形态,记录了人类童年心灵发展的轨迹,反映了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表达了他们在残酷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意志和力量,也揭示了早期人类的幼稚和迷惘。萨满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综合性、广博性、封闭性和质朴性,使其融合、传承了先民们创造的诸多文化成就。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把萨满文化视为北方原始文化的母体、源流和载体,萨满文化也因此成为研究人类早期原始文化的重要对象和途径之一。
当前,萨满文化正在曰益成为国际人文学界的热门学科。自19世纪以来,国内外大量宗教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萨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往萨满文化分布的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发表了大量相关的考察报告和学术著作。萨满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萨满文化学,并且还设立了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在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在这一领域中有突出成就的学者、专家。东北地区第一个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就位于长春市。以傅英仁、富育光、郭淑云、王宏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深入到东北高山林莽深处、荒僻村落人家去考察萨满文化在东北的遗迹,发现并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萨满文化实物和资料,并且著书立说,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萨满文化研究的实绩。
萨满文化中的核心人物是“萨满”,萨满不是满族,各民族均有萨满。他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是当时劳动人民中最有文化的人,也是本民族的精神领袖,是圣者、医治者,是氏族中承担祭礼、祈愿吉祥的神职人员。他们没有报酬没有职位,平常参加生产劳动。由于他们有着聪睿的智慧和热心为族人服务的品德,集神权与族权于一身,在本民族中享有崇高威望。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历史中,因其繁荣于母系社会中期阶段,所以最早的萨满多为女性。
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最后才能确定。
多年调查实践证明,北方诸民族传统的遗存文化蕴藏量是十分可观的,是非常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应引起我们的珍爱和重视。目前,各民族德高望重的文化遗老、传承人和民族萨满,早已年事已高,正逐年谢世。许多文化经验与知识被带进坟墓,甚至形成了“走一位长者,就带走一大段历史,带走一批生活技术与经验”的可悲局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国外学者凭借资金雄厚的优势四处搜求实物与抢拍资料,使得仅存的珍贵萨满资料又流失许多。
我国各地旅游业方兴未艾。其实,真正的旅游资源就在我们民族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将这些文物征集上来,因它是民族历史生活的复现,与民族心理最贴近,亦最有生命力和永恒魅力。同时,发掘、整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将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增强自信心,当然也就有利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当今世界各种旅游景点繁多,名山大川、景色怡人之处比比皆是,打着绿色生态旅游旗帜的景点更数不盛数,投资巨大的游乐园、探险地、微缩景观也并不少见。如何才能吸引住游客的眼球呢?关键要有不同于其它园区的独特风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最关键的就是抓住本地域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独特文化品格,越是独特的、新奇的、陌生的才越有吸引力,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东巴文化”吸引了八方来客,正是因为抓住了其地域文化中最独特的、最富吸引力的文化因子。萨满文化是我省一种潜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我省较为独特的文化因子,对于其它地域来说,萨满文化更是一种神秘的、陌生的原始文化。
萨满文化对大多数游人来说是一种神秘的、陌生的宗教,古老的萨满祭祀充满神秘的气息和原始的魅力;雄浑有力的萨满歌舞带给人一种野性的快感,古老的饮食文化也洋溢着北方民族的大气和豪迈,原始的象形文字符号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民间剪纸、绘画、萨满文化民俗风情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萨满文化融入旅游文化之中,向游人再现原始的古老文明,展示独树一帜的萨满风情,以文化风格的特异性吸引八方来客,从而促进我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以萨满文化作为文化品牌更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更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据省旅游局的有关人士介绍,吉林省的旅游产业仍以生态旅游为主打,像长白山,向海,雾凇等是吉林省的特色旅游,真正的民俗文化游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以萨满文化为主题的欢乐游异军突起,萨满文化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应大力提倡。
让萨满走向世界 让世界认识吉林
萨满文化在我省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萨满教文化发源地在长白山脚下,吉林省现今仍有许多萨满文化的遗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萨满祭祀艺术、萨满神歌艺术、萨满舞蹈艺术、萨满面具艺术、萨满图腾、神偶、满族森林文字和象形符号、绘画艺术、纸塑工艺、带有萨满色彩的民间剪纸、剌绣,原始饮食文化、神话传说史诗等文学艺术等等。这些萨满文化遗存不仅以文字、实物形式记载了东北原始的萨满民间文化,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一些活态的生活文化遗存,这些活态生活文化遗存在世界学术界备受珍视。
我省目前可以完整表现的大型民俗活动有:锡克特里氏(石姓家族)族祭、叶赫那拉氏(那姓家族)族祭、纳间瓜尔佳氏(关姓家族)家祭等。
此外,吉林省的萨满文化优势还在于雄厚的专家科研优势。中国萨满文化研究一直在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的萨满文化研究又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富育光、郭淑云、刘厚生、王宏刚、程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其科研项目,有的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有的正在申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信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吉林省一定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萨满文化品牌。
目前,我省萨满文化相关产业的经济潜力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满族萨满文化艺术图腾、神偶、关东民俗工艺堪称东北绝技,满族面具艺术、图腾艺术、及森林文字等古老民间工艺和文字艺术已引起海内外的广泛重视,吉林省完全可以在工艺美术领域、文学艺术领域、音乐舞蹈领域,历史文化景观、名优地方特产、旅游设施服务等多个领域,集中打造我省的文化品牌,走一条民间艺术产业化的新路,从而带动我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将萨满文化融入我省旅游文化中,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经济的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互连网,高速信息公路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这无疑加剧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 、融合,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谈论萨满,并不是简单地去追寻它的原始特性或猎奇。而是去解读那蒙昧时期的历史画卷,科学地去看待和理解由原始宗教而产生的民族历史文化。使古老的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走向振兴中华民族、发展先进文化的伟大时代。在这样的年代里,那蕴含着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传统哲学思想的萨满文化是不该仅仅遗落在民间的。
相关链接:
什么是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堪称反映远古社会历史文化的珍贵“活化石” 。经专家考证:它分布区域相当广泛,遍及地球北半部的北欧、北亚、北美以及中国东北地区阿尔泰语系所属的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以及突厥语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此外,生活在西北地区的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民族,都曾经接受过萨满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各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浩瀚而灿烂的萨满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少民族萨满文化形态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目前,在世界上萨满活态文化保存遗留传播比较突出而有影响的国家,只有中国、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几个国家。而中国是当今萨满文化遗存保留较为完整、丰富的亚洲国家。萨满文化许多形态在中国东北许多民族中至今依稀可见,这对于研究中国北方民族史、文化史、原始宗教史,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史料。
萨满文化最具价值的是它以一种活的形态,记录了人类童年心灵发展的轨迹,反映了先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表达了他们在残酷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意志和力量,也揭示了早期人类的幼稚和迷惘。萨满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综合性、广博性、封闭性和质朴性,使其融合、传承了先民们创造的诸多文化成就。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把萨满文化视为北方原始文化的母体、源流和载体,萨满文化也因此成为研究人类早期原始文化的重要对象和途径之一。
当前,萨满文化正在曰益成为国际人文学界的热门学科。自19世纪以来,国内外大量宗教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萨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往萨满文化分布的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发表了大量相关的考察报告和学术著作。萨满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萨满文化学,并且还设立了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在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在这一领域中有突出成就的学者、专家。东北地区第一个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就位于长春市。以傅英仁、富育光、郭淑云、王宏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深入到东北高山林莽深处、荒僻村落人家去考察萨满文化在东北的遗迹,发现并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萨满文化实物和资料,并且著书立说,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萨满文化研究的实绩。
萨满文化中的核心人物是“萨满”,萨满不是满族,各民族均有萨满。他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是当时劳动人民中最有文化的人,也是本民族的精神领袖,是圣者、医治者,是氏族中承担祭礼、祈愿吉祥的神职人员。他们没有报酬没有职位,平常参加生产劳动。由于他们有着聪睿的智慧和热心为族人服务的品德,集神权与族权于一身,在本民族中享有崇高威望。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历史中,因其繁荣于母系社会中期阶段,所以最早的萨满多为女性。
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最后才能确定。
多年调查实践证明,北方诸民族传统的遗存文化蕴藏量是十分可观的,是非常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应引起我们的珍爱和重视。目前,各民族德高望重的文化遗老、传承人和民族萨满,早已年事已高,正逐年谢世。许多文化经验与知识被带进坟墓,甚至形成了“走一位长者,就带走一大段历史,带走一批生活技术与经验”的可悲局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国外学者凭借资金雄厚的优势四处搜求实物与抢拍资料,使得仅存的珍贵萨满资料又流失许多。
我国各地旅游业方兴未艾。其实,真正的旅游资源就在我们民族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将这些文物征集上来,因它是民族历史生活的复现,与民族心理最贴近,亦最有生命力和永恒魅力。同时,发掘、整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将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增强自信心,当然也就有利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发表评论: